说课稿范文合集三篇
作为一名教师,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,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,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。那么问题来了,说课稿应该怎么写?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范文合集三篇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说课稿范文合集三篇1一、说教材:
1、说课内容:苏教版三年级上冊第49~52页的内容。
2、教学目的:
根据《数学课程标准》的基本理念,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,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,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:
(1)、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,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,能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。
(2)、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,进一步建立时间观念,会合理安排时间,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。
(3)、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、探究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3、教学重点、难点:使学生理解和发现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,并能正确地把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间与用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间进行互换。
4、教、学具准备:
课件、钟面、绳子、彩条等。
二、说教法和学法:
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,突破难点,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,遵循教师为主导,学生为主体,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,在教法上,我力求运用直观演示法、发现法、谈话法等方法进行教学。因此,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教学,直观形象、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,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;发现法的目的是让学生产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欲望,从而自主探究知识之间的联系;谈话法是为了给学生拓展探索的空间,多创设与同伴之间交流的机会;在整节课的教学当中,我贯彻了启发性教学原则,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,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、引导者与合作者。
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,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、发展、形成的过程,使学生掌握知识。因此在学法上,让学生通过动手、动口、动眼、动脑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,在愉快、轻松的学习气氛中学习有关的知识。多种感官参与学习,有助于学生正确、全面、深刻地认识学习内容。
三、说教学程序:
(一)创设情境,引入新课。
(1)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基础,我安排了场景教学。多媒体出示中央电视台一日节目预报,然后提问:从这期节目预报中你知道了什么?你有哪些疑问?这时学生兴趣盎然地说出自己所知道的事情,并提出:14时在钟面上怎么表示呢?金色的童年播放多长时间等的问题。这样把数学知识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,为学生开展数学活动作好铺垫,也为这节课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(2)温习普通记时法。出示钟面:钟面上只有12小时,我们刚才看到还有14:00、18:30、19:00等的时间,这是怎么回事?这时矛盾出现了,也就是说时针走完一圈之后的时刻怎样记时?如一天中时针第二次指向“1”时,钟面上是1时,而这时的1时与时针第一次指向“1”时的1时是完全不同的时刻,一个是晚上的“1时”,而另一个是白天的“1时”,如果我们不事先说明,那我们的世界就有可能乱套,然而我们的人类是充满智慧的,于是人们把白天12时以前的时间定为早上几时或上午几时,而把白天12时以后的时间定为下午几时或晚上几时,这里用的就是普通记时法,即12时记时法。
(3)24时记时法的产生。普通记时法(12时记时法)必须要说明是上午(早上)还是下午(晚上),使用起来有时觉得还不够方便,我们智慧的祖先很喜欢动脑筋,努力寻找看是否有更简便的记时方法,终于,人们发现就用0~24这几个数字给一昼夜中某一时刻记时,于是产生了24时记时法。从而引出课题“24时记时法”。(并板书课题)
(二)主动探索,体会领悟。
(1)引导探究。多媒体演示并讲解,假设我们用一条刚好能环绕钟面两圈的绳子环绕钟面,并在绳子上等距离地标好0~24这几个数字。从0时(即晚上12时)开始转动时针,每转动1小时,彩条同步显示对应的时刻,即让学生读出相应的时刻。当时针指向下午1时的时候,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时针指向13时,彩条显示13时,初步感知“下午1时也就是13时,13时也就是下午1时”。同理感知“下午2时也就是14时,14时也就是下午2时。”为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,培养学生们的参与意识,加强师生间、生生间的互动,我安排了四人小组探究活动:1人喊口令并维持秩序,1人拨钟,1人拉彩条,1人读时刻。然后再请出小组上台表演探究过程。并注意让学生说完整话,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。
(2)模拟实操。在学生初步感知24时记时法的基础上,让学生熟练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。多媒体演示小明一天的生活,我用普通记时法表述时刻,学生说出用24时记时法表示是几时。
(3)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。刚才同学们学会了用24时记时法来表示时间。那么谁能总结一下,24时记时法到底有什么规律,引导学生说出:中午12时以前的时间,用24时记时法记时就是钟面上的时间;中午12时以后的时间,用24时记时法就用钟面上的时刻加上12时。
(4)理论指导实践。理性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属是指导实践,为了前后呼应和巩固,我又问学生:16时,你在干什么?18时30分呢?随着学生的回答,我板书相关内容。然后问学生还知道哪些地方用24时记时法来记录时间,同学之间交流一下。
(三)巩固练习,应用拓展。
趁热打铁,及时反馈教学,我安排了一系列的巩固练习。如想想做做的第2、3、4、5题分别让学生认识银行营业时间、公交车路牌、交通禁行标志、火车票等;第6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时针应画在哪里,再动手画一画;第7题让同桌间相互用24时记时法播报节目,再指名在班级交流;第8题是一道开放题,可以让学生大胆地说说这时可能在做什么,只要学生说得合理,都要肯定。
通过多层次、多形式的练习,使学生在进一步认识24时记时法的同时,了解24时记时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,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,进一步体验数学就在我们身边。
最后还安排了一定的时间介绍古代人们各种不同的记时方法,让学生了解和体会古代人类的文明,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,逐步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,懂得珍惜时间,不虚度年华。
说课稿范文合集三篇2各位老师:
大家好,本次公开课我执教了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七篇课文《怎么都快乐》一课,下面我就从说教材分析、说教法、说学法、说教学流程、说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。
一、说教材:
《端午粽》是本册书的第十篇文章,本单元围绕“家人”这个主题,编排了《静夜思》《夜色》《彩虹》《端午粽》四篇文章。《静夜思》是一首古诗,语言浅显易懂,儿童诗《夜色》和散文《彩虹》想象奇 ……此处隐藏2251个字……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。
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如何指导学生初步学会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,初步学会借助注释、断句读懂文言文,甚至还能在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用现代语汇去补充;难点是依托语言层层深入地感知"知音"的真正内涵,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,学习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;使学生实现文化意象的传承,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。
三、教学准备
我期待呈现学生从无到有,从未知到已知的学习提升过程,因此,课前不让学生准备任何对课文的预习,只凭借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情感体验,循序渐进地推进学习。教学中,我准备了相关的音乐和简单的教学课件。
四、教学过程
(一)纵情吟诵识知音。
1.读题解题。
(1)读好课题,强调"弦"的读音。
(2)齐读课题。
(3)理解"绝弦"、"伯牙绝弦"的意思。
设计意图:读题解题引入课堂教学,朴素,常态,多效。读题解题中处理了生字,交代了主题,了解了故事大意,激发了阅读期待。
2.初读感知。
(1)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,至少二遍,努力把课文读正确。
(2)聚焦难读的句子,扎扎实实读好课文。
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钟子期曰:"善哉,峨峨兮若泰山!"志在流水,钟子期曰:"善哉,洋洋兮若江河!"
——读好语气词"哉"、"兮",初步体验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。
子期死,伯牙谓世再无知音,乃破琴绝弦,终生不复鼓。
(3)齐读全文,初步感知故事内容。
设计意图:小学生学古文第一障碍就是"读不通顺"如何解决呢?古人教孩子读书的方法就是老师一遍一遍教读,学生一遍一遍跟读。这样做有两点可取,一是多读,二是示范。罗老师给学生机会真读书,让学生自主读,读的数量多,读的形式多,在读的过程中适时适当地点拨——或理解"谓"、"乃"的意思,以词句的理解提升朗读质量;或通过读好语气词"哉"、"兮",初步体验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;或教师非常到位的示范或教给方法"没有注释的情况下,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书".所以,朗读有明显的进步,在此过程中也完成了感知故事内容的任务。
(二)高山流水遇知音。
1.打开语言。
课文中哪些句子形象地写出了"伯牙善鼓琴,钟子期善听"呢?
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钟子期曰:"善哉,峨峨兮若泰山!"志在流水,钟子期曰:"善哉,洋洋兮若江河!"
(1)理解句子意思,渗透借助注释、联系上下文,并用自己的语言补充的古文阅读方法。
(2)聚焦"善"的意思,感受"一字多义"的语言现象。
(3)运用词语、诗句联想的方式丰厚语言,丰满形象,指导朗读。在此过程中渗透"泰山"、"江河"的文化意味,感知这两个中国特有的文化意象。
①读着这个峨峨兮,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泰山?你想到了哪些词语?把这样的感觉读出来。
②江河在古文里边特指"长江"和"黄河".想到长江与黄河,你的脑中又跳出了哪些词或者诗句。
设计意图:从课文哪些句子中形象地感受到了"伯牙善鼓琴,钟子期善听"呢?教学以这个问题展开,很有张力。关注学习方法:理解句子意思,渗透借助注释、联系上下文,并用自己的语言补充的古文阅读方法。关注古文特点:聚焦"善"的意思,感受"一字多义"的语言现象。()关注朗读指导:运用词语、诗句联想的方式丰厚语言,丰满形象,指导朗读。关注祖国文化:在朗读指导中渗透"泰山"、"江河"的文化意味,感知这两个中国特有的文化意象。
2.体验"知音".
伯牙所念,钟子期必得之。
(1)理解"念"和"志",体味"异字同义"的语言现象。
(2)聚焦"钟子期必得之"的"之",循序渐进地感受体味"知音"的内涵。
①理解钟子期与俞伯牙不仅是音律互通,更有心灵上的沟通,志向、情怀的悦纳
②补充伯牙得遇知音前内心的寂寞与孤独,反哺"伯牙所念,钟子期必得之。"
③练笔感受伯牙得遇子期,会有怎样的感慨。
④拓展阅读《列子·汤问》中伯牙的原话,理解后借助成语体会"知音"的境界,再次反哺"伯牙所念,钟子期必得之。"
(3)师生配合朗读、同桌互读,感受伯牙得遇知音的欣喜与快乐。
设计意图:在相互配合朗读的过程中直观感知文本前四句语言"对仗工整、琅琅上口、情感扶摇直上"的特点,为熟读成诵打下基础。理解"念"和"志",体味"异字同义"的语言现象。聚焦"钟子期必得之"的"之",循序渐进地感受体味"知音"的内涵。理解钟子期与俞伯牙不仅是音律互通,更有心灵上的沟通,志向、情怀的悦纳;补充伯牙得遇知音前内心的寂寞与孤独的相关资料,反哺"伯牙所念,钟子期必得之。"
(三)破琴绝弦祭知音。
1.痛失知音。
从"子期死"这一文本留白处入手,体验文本语言和情感的跌宕起伏。
2.想象补充。
出示:"伯牙谓世再无知音,乃破琴绝弦,终身不复鼓。"
想象补充,感受人物形象:这时候,你又仿佛看见了一个怎样的伯牙?
3.纵情朗读。
设计意图借助情感错位,指导读出情感,读出形象。从"子期死"这一文本留白处入手,体验文本语言和情感的跌宕起伏。想象补充,感受人物形象;借助情感错位,指导读出情感,读出形象。
(四)朗朗诵歌怀知音。
1.提领一顿——正是这破琴绝弦,正是这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却又痛失知音,使得这个故事更加的荡气回肠。从此,人们不断地在传说和吟诵着它!
2.熟读成诵。
借助资料袋,感受"知音"文化的代代相传,并诵读全文。
设计意图:借助资料袋,感受"知音"文化的代代相传,并诵读全文。巧妙之极!
五、板书设计
板书:伯牙绝弦
志
知音念
此课毛老师不仅满足学生读懂了这一篇文言文的内容——"教会知识",更注重让学生学会怎么读懂这一类文章方法——"教会学习"."一字多义""异字同义"等特殊的语言现象,"泰山""江河"等中国特有的文化意象,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,这些知识都是在放手让学生自读的基础上,循循善诱地引领学生增加一些文言文的阅读体验,感受这篇课文特有的语言现象;继续渗透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,在借助注释、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还能用现代语汇去补充;依托语言层层深入地感知"知音"的真正内涵,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,学习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,使学生实现文化意象的传承,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。整堂课充分体现了扎扎实实的学,情趣盎然的学,触类旁通的学。课文与原著对照;资料袋的妙用;关于伯牙琴艺的资料的补充都非常有效及时,是一节成功的示范课。